6月28日,張富清和老伴孫玉蘭在家中。 陜西日報記者 劉強攝
張富清通過陜西日報寄語家鄉(xiāng)人民:
在外工作70年,我牢牢記在心上——我的家鄉(xiāng)在陜西。說我是家鄉(xiāng)的人,但是我對家鄉(xiāng)和人民沒做過什么。我從視頻上看到,家鄉(xiāng)變化很大,各級領導和人民共同努力把陜西建設得很繁華,我很高興。
我想咱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黨、為了國家、為了人民。大家一起努力,把我們陜西建設得更美麗。我是陜西人,就要為陜西爭光,要為陜西爭榮譽,我絕不會給陜西丟人。
如果他是一座豐碑,瞻仰這座豐碑,你會感受信仰的高度,觸摸忠誠的厚度,滌蕩靈魂、筑堤夯基;
如果他是一面鏡子,端詳這面鏡子,你會多一分心靈的對照,少一分外在的計較,燭照內心、初心益堅。
在戰(zhàn)爭年代,他保家衛(wèi)國,浴血奮戰(zhàn),屢屢以突擊隊員的身份,為后來者打通勝利的通道;
在和平年代,他建設家園,默默奉獻,日夜以人民公仆的身份,為老百姓打開致富的通道。
從陜西到湖北,從部隊到地方,變遷的是時空,不變的是初心。老英雄張富清60余載深藏功名,一輩子堅守初心、不改本色。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、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。
6月27日,中共中央授予張富清“全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稱號,號召廣大黨員、干部、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向張富清同志學習。
6月26日—28日,本報記者再次驅車800多公里趕赴湖北省來鳳縣,在簡陋的建行宿舍樓中采訪了老英雄張富清。面對榮譽,這位已過鮐背之年的老人,更多的是感恩——感謝黨和國家給予的榮譽。他始終銘記和踐行的,是保持本色、堅守初心,把革命理想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。
感悟老人的一生,無論突擊還是堅守,無不折射出一名優(yōu)秀共產黨人堅定的信仰、忠誠的品格、擔當?shù)木?。他,亦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力量?
初心萌芽:
明白了為誰打仗、為什么打仗,一顆信仰的種子,埋進了他的心里
“走到哪兒,我都時刻牢記自己是陜西人,絕不給陜西丟臉?!边@是老英雄的家鄉(xiāng)之情,也是老英雄的信念源起。
老英雄張富清,出生在陜西洋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。
1945年,抗日戰(zhàn)爭剛剛勝利,內戰(zhàn)陰云又籠罩在神州大地。同許多當時的農村家庭一樣,張富清一家,艱難度日。
父親因病早逝,大哥在饑荒中夭折,張富清也因為長期的營養(yǎng)不良身體瘦弱,成年的二哥成了家中的頂梁柱。
那一年,家里唯一的壯勞力二哥被國民黨抓了壯丁,在外當長工的張富清用自己換回二哥。后來他被迫加入國民黨軍隊,因為瘦弱被派去做各種雜役。
1948年3月,張富清所在的國民黨部隊,在瓦子街戰(zhàn)役中戰(zhàn)敗。那是張富清第一次接觸解放軍,眼前所見,讓他頗感驚訝:這支隊伍紀律嚴明,所過之處秋毫無犯。同志之間團結和睦,戰(zhàn)友之間親如兄弟,很仁義、很規(guī)矩,從不隨便拿老百姓東西。被“解放”的他沒有領遣散費,而是主動要求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,成為了西北野戰(zhàn)軍第2縱隊359旅718團2營6連一名戰(zhàn)士。
入伍后,正趕上西北野戰(zhàn)軍軍事政治整訓。在新的集體中,張富清第一次享受到平等對待的尊嚴,感受到兄弟般的情誼。而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這兩支隊伍的鮮明對比,讓張富清對共產黨提出的“讓老百姓耕者有其田、過上好日子”有了更多期待,也讓他對“為勞苦大眾謀利益”的解放軍有了更多認知。
張富清對“共產黨”三字的最初體悟,對“人民”二字的最初理解,就來自家鄉(xiāng),來自那些與戰(zhàn)友們朝夕相處的歲月里。
“我要為窮苦人去打仗!”張富清暗下決心。
明白了為誰打仗、為什么打仗,一顆信仰的種子,埋進了張富清的心里。
初心何就:
下決心一輩子聽黨的話、跟黨走,不怕犧牲的勇氣,深入骨髓
如果人生可以用時段標注,老英雄張富清人生最耀眼的時刻無疑離不開渭南。
張富清立功證書上的4次戰(zhàn)功,全部是在渭南取得的。
從渭華起義到八路軍120師東渡黃河抗日,從西北野戰(zhàn)軍轉戰(zhàn)渭北、關中到解放大西北,渭南這片承載著紅色基因的革命沃土,見證了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直至新中國成立的歷史進程,也記錄著張富清人生中最重要的4場戰(zhàn)役。
部隊的教育,讓張富清堅定了信念,決定一輩子聽黨的話、跟黨走,不怕犧牲的勇氣深入骨髓。
擁有信仰的軍人,意志堅如鋼鐵;擁有信仰的軍隊,更是眾志成城。
從此,戰(zhàn)場上,總有張富清沖鋒在前的身影。而每次,他都以突擊隊員的身份奮勇殺敵。
何為突擊?“突擊隊就是用身體來消耗敵人的銳氣和彈藥,炸掉敵人碉堡,為主攻部隊掃清障礙。突擊隊員往往是有去無回,萬死一生?!睂τ谕粨舻母拍睿瑥埜磺謇先擞兄约旱母形?。
對他而言,有了堅定的信念,就不怕死?!拔仪樵笭奚?,為全國的勞苦人民、為建立新中國犧牲,光榮,死也值得?!?
壺梯山戰(zhàn)役,便是張富清加入解放軍后參加的首次較大戰(zhàn)役。
1948年7月,胡宗南麾下的整編第36師向北攻擊,兵鋒直抵陜西澄城以北馮原鎮(zhèn)、壺梯山地區(qū),發(fā)現(xiàn)我軍設伏,迅即就地轉入防御,構筑了一座座暗堡。這一座座暗堡,隨即成為他們負隅頑抗的依托。
暗堡中交錯的火舌迅速增加著我軍的傷亡,也將我軍阻擋在勝利的前方。若是久攻不克,我軍伏兵甚至可能面臨被反包圍的危險,情況萬分危急。
張富清臨危請命:“暗堡主體工事在地下,地上只露出一米來高,從上面用手榴彈炸不容易摧毀。我去炸掉它!”
在戰(zhàn)友們的全力配合和火力掩護下,張富清在火線上騰挪躲閃,迅速向敵人的暗堡靠近。
突然,一枚燃燒彈在他身邊炸開,但他沒有退縮,多耽擱一秒,就會有更多戰(zhàn)友倒下。張富清果斷從側面沖上暗堡,成功將其炸毀。而他,右手臂和胸部被燃燒彈燒傷,至今仍留有一片片疤痕。
為了革命勝利,張富清向死而生。這一仗,張富清堅定了初心,增強了敢打敢拼的信念;這一仗,張富清榮立師一等功,榮獲師級戰(zhàn)斗英雄稱號。
不僅壺梯山戰(zhàn)役,自1948年3月參軍,8月入黨,張富清在永豐、東馬村、臨皋等戰(zhàn)斗中始終沖鋒在前。特別是永豐戰(zhàn)役中,張富清所在的西北野戰(zhàn)軍英勇奮戰(zhàn),取得勝利。張富清榮立特等功一次、一等功一次,并被授予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稱號。
有人問他,真的不怕死嗎?
“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?!睆埜磺逭f,“加入解放軍,我就沒怕過死?!睒闼氐脑捳Z,鏗鏘有力。
解放全中國,為全國人民謀幸福,在一次次的革命歷練中,這些深深鐫刻在這位年輕軍人的心中,也深深影響著他日后每一次的關鍵抉擇。
一次次歷練,一次次成長,一次次感悟,一次次堅定——在渭南這片紅色的革命沃土上,在保家衛(wèi)國的每場戰(zhàn)役中,張富清的使命和擔當?shù)靡源銦?,忠誠和信仰得以堅定。
張富清當年的獎章、立功證書及報功書。 資料照片
初心何在:
理解了“人民”二字,并且刻在心上,從此為人民服務,成為他的堅守
湖北來鳳。張富清人生的第二個戰(zhàn)場。
從部隊到地方,從人民子弟兵到人民公仆,戰(zhàn)場雖轉變,但“人民”在他心中的分量始終未變。為人民服務,被他印在腦中,刻在心上,成為他的堅守。
時間撥回到1955年。
風華正茂的連職干部張富清從文化速成學校畢業(yè)后有多種選擇:或留在大城市,開創(chuàng)未來;或回陜西老家,以盡孝道。
然而當組織找他談話時,他當即決定響應黨的號召,去鄂西山區(qū)最偏遠、最困難的來鳳縣?!肮伯a黨員,要堅決聽黨的話,黨說去哪里,就去哪里?!薄澳抢锟?,那里累,那里的條件差,共產黨員不來,哪個來??!”
又一次,在祖國建設的浪潮中,堅守初心的戰(zhàn)斗英雄沖鋒在前?!霸诓筷牬蛘趟蓝疾慌?,還怕什么苦?黨叫去哪里就去哪里,黨叫干啥就干啥!”張富清的豪言壯語,再次變成了他的實際行動。
當時的來鳳縣,還是個“天無三日晴、地無三尺平、人無三分銀”的貧困地區(qū)?!罢l不想到好一點的地方去?從內心說句實在話,我當時最想去的地方是老家漢中,但我沒有說。因為作為黨和國家培養(yǎng)出來的干部、共產黨員、革命軍人,我覺得自己應該服從組織的召喚,到艱苦的地方去。”前不久,面對記者的采訪,張富清說出了自己當年簡單而又真實的想法。
明知艱苦卻毅然為之,這便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。
1959年年初,張富清又被上級派到來鳳縣出了名的窮地方——三胡區(qū)任副區(qū)長。為了幫助大伙提高糧食產量,作為包村駐隊干部,張富清住進最困難、最貧窮的社員家里。群眾家的柴房里、倉庫中甚至牲口圈里,都有他過夜留宿的身影。
攻堅克難的決心,始終未變;
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,始終未變。
在三胡區(qū)工作的日子里,張富清依舊是那個帶頭的黨員。打仗,黨員干部沖鋒在前;生產,黨員干部依舊率先垂范。白天,他和社員一起下地干農活;晚上,他給群眾講黨的政策。等大家都睡了,他還在院子里打掃衛(wèi)生……
張富清很快在三胡區(qū)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,三胡區(qū)的糧食產量也在這樣的干勁帶動下,迅速攀升。三胡區(qū)當年就按時完成了為國家供糧、為百姓存糧的任務。
這,僅僅是一個開始。三胡區(qū)的糧食產量上去了,張富清又來到下一個地方。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,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,每到一處,都能看到他帶頭苦干實干的身影……
無論走到哪兒,他始終放心不下的,是黨的事業(yè),是群眾的生活。
20世紀70年代,張富清依舊扎根在來鳳縣的大山里。當時,縣委提出社社通公路目標,年過半百的張富清主動提出到實施難度最大、基礎條件最差的高洞管理區(qū)工作。
“那時候,我們百福司鎮(zhèn)還是卯洞公社,而高洞村是全公社最偏遠的管理區(qū)。那里山連著山,村民出行只能走羊腸小路,交易山貨靠肩挑背扛運進運出?!卑俑K炬?zhèn)退休干部楊勝友回憶道。當年,張富清看到村里的情況,就決定“要攻克這個堡壘”。他一邊領導社員生產,一邊發(fā)動群眾修路,從根本上解決村民吃飯和運輸公糧的問題。
為了修建進入高洞的路,張富清四處奔走、申請報批、借錢籌款,甚至帶領大伙背著炸藥炸開擋路的山石……最終,僅用了25天,7公里長的毛路便修成了。高洞村有了歷史上第一條像樣的路。
據(jù)曾和張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百福司鎮(zhèn)原黨委書記董香彩回憶,張富清“身體并不好,但工作卻特別認真”。
從糧食局到三胡區(qū),到卯洞公社,再到外貿局、建設銀行……一路奔走,那一行行腳印、一滴滴汗水,默默見證著張富清的一次次選擇、一次次堅守。
而每次,他都是不講價錢、毫不猶豫地來到“最需要的地方”。60余載,張富清把自己當成了武陵山的一分子,與老鄉(xiāng)們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,甘苦與共。他用腳步丈量武陵山的寬廣與厚重,也用真情打開與百姓溝通的心門,一心只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。
1979年夏,隨著一紙調令,55歲的張富清要離開卯洞、離開大山,回縣城任職。得知消息的群眾,紛紛趕來送他。在山區(qū)工作20年,從最初的大伙不熟悉到最終的大伙舍不得,張富清早已和大山里的百姓打成一片。
2019年4月,在張富清來到來鳳64年后,來鳳縣正式宣布全縣整體脫貧。對于張富清來說,這應該是人生第二戰(zhàn)場上的一份重大捷報。
今天,包括來鳳縣在內,在這片由他和戰(zhàn)友們共同守護而來的新中國的土地上,每一天都煥發(fā)著新的生機。這一切,對于他們而言,或許就是最高的榮譽、最好的安慰。
什么是對黨絕對忠誠?什么是對人民的赤子情懷?張富清的一次次選擇,便是答案。
初心何往:
崗位上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凈凈做事,這一切,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
張富清的心里,總有群眾,而對他自己,卻考慮得少之又少。
“對黨忠誠,就是堅決執(zhí)行黨的政策,不能有任何私心雜念,不能搞變通?!睆埜磺暹@樣要求自己和家人?!安荒芙o組織添麻煩”,也是他給全家立下的規(guī)矩。
1961年,時逢三年自然災害,國家機關精減人員。
彼時,張富清任三胡區(qū)副區(qū)長,妻子孫玉蘭在三胡區(qū)供銷社上班。為了順利推動人員精減工作,他率先動員妻子放棄“鐵飯碗”。因為,只有妻子“下崗”了,他才好做別人的工作。然而,自己一家6口人的生活卻艱難起來。
那些年,張富清每月的工資,很難維持一家人的生計。除了患病的大女兒,其他三個孩子放了學就去揀煤塊、拾柴火、背石頭、打辣椒。
小兒子張健全對童年最深的記憶,就是饑餓?!懊看慰扉_飯前,我們四個孩子都圍著灶臺看。眼巴巴地盯著,看著哪個碗里的飯多就爭著拿。而母親,每次做飯,抓上一把米肯定會漏回去一點,生怕口糧吃不到月底?!睆埥∪f。
為了貼補家用,孫玉蘭當保姆、撿柴火、學縫紉、打零工,含辛茹苦。孩子們也勤工儉學,為家庭減輕負擔。
對心愛的妻子如此,對疼愛的孩子也是如此。
“父親有言在先,他只供我們讀書,其他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,他沒有力量給我們找工作,更不會給我們想辦法。”張健全說。
張富清對孩子不打不罵、不說重話,但他的以身作則,就是原則,他的言傳身教,就是父愛。他對黨的忠誠,體現(xiàn)在他對工作的認真盡職,對名利的淡然處之。一路走來,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凈凈做事,這一切也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。
今天,這個家的家風依然。
他的4個孩子,除大女兒因傷致殘外,其他3個都憑自己的努力考上學,當上了干部或職工,沒有一個沾過父親的光,沒有一個在他任職過的單位工作。
不過,張富清的每名子女都傳承著父親對工作認真盡責的態(tài)度,傳承著父親磊落坦蕩的性情,傳承著父親對名利淡然處之的灑脫,在各自的工作領域演繹著精彩。
初心永駐:
他心里裝的始終是國家,是人民,即便到老,矢志不改
與精神世界的富足相比,老英雄張富清的物質生活甚至有些清苦。
他的家就在來鳳縣城的建行家屬院,5層高的單位宿舍樓已經破舊不堪,水泥墻的縫隙里長著青苔,墻面青白相間。
張富清的家,在整棟樓里是最好認的——只有他們家的窗戶還是樸素的舊木窗。在張富清家的客廳里,沙發(fā)表皮磨損嚴重,茶幾缺角,零散的幾個柜子并不成套,墻面也略顯斑駁。
“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,我沒什么別的要求了?!睆埜磺逭f。輕描淡寫的話語中透著發(fā)自內心的滿足。
因為他有著始終不變的參考坐標——那些并肩作戰(zhàn)最終逝去的戰(zhàn)友們?!拔椰F(xiàn)在吃的、穿的、住的都很好,我很滿足。比起犧牲的戰(zhàn)友,他們連向黨提要求的機會都沒有……”提及這些,張富清聲音顫抖,淚水溢滿眼眶。
這也是他深藏功名60余載的原因?!昂臀也⒓缱鲬?zhàn)的戰(zhàn)友,有好多都不在了,他們的功勞、貢獻都比我大,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,才是真正為黨和人民立下大功的人。比起犧牲的戰(zhàn)友來,我有什么功勞啊?!我有什么資格拿出這些軍功章顯擺???!”每次念及犧牲的戰(zhàn)友,抑制不住的思念,總會令他淚如雨下。
這個始終不變的坐標,讓張富清的初心,多了對逝者的銘記,也讓他對這個戰(zhàn)友們拋頭顱、灑熱血換回來的新世界倍加珍惜與滿足。
理解了這些,我們也能更好地理解,一位功勛卓著的老兵,為何愿意深埋戰(zhàn)功60余載,甘愿只做建設祖國的一顆螺絲釘。
即便到老,他想的仍然是國家,仍然是人民。他心里裝著的,永遠是那份誠摯的信仰。
去年,張富清做眼部手術。身為離休干部,原本可以選好一點的晶體,但他聽說同病房的農民病友用的是3000元的晶體,堅持要用同款:“我已經離休了,不能再為國家做什么了,能節(jié)約一點是一點?!?
88歲那年,張富清左腿截肢,為了讓子女“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”,他要求裝上假肢。假肢磨損著新生長的肌肉,經常一走就疼出一身汗。然而老人咬著牙堅持鍛煉,硬是頑強地站了起來。
退休多年,他依然堅持學習,每天讀書看報,身體允許時便會參加黨員主題活動……
越是走進老英雄平淡的生活,越能感受到一名共產黨員熾熱的情懷。張富清就像一面鏡子,映照出平凡中的偉大。
來鳳縣委巡察辦主任邱克權在了解張富清的事跡后,自愿承擔起挖掘梳理張富清事跡的工作。而與老人接觸越多,他越對“什么是不改初心,什么是淡泊名利”有著更深的理解。
國是千萬家,一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心里裝著的,往往是一個“大家”。張富清的一生,物質需求并不高,家中的一切都是舊的,充滿了歲月的味道。但有一樣東西始終嶄新,隨著歲月流轉熠熠生輝,那便是“為公之心”。
在他的身上,“純凈”二字最是清晰。純凈的心、純凈的笑。透過他,我們看到了一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偉岸的形象——
71年黨齡,他始終胸懷對人民的赤子之心,始終葆有對黨的無限忠誠;
95年人生,他沒有忘記過去,沒有忘記走過的路,更沒有忘記為什么出發(fā)。
他的前半生,饑餓、戰(zhàn)火、硝煙、泥濘、病痛,映襯了一個堅定前行的優(yōu)秀共產黨員的身影;
他的后半生,堅毅、樂觀、勇敢、吃苦、愛民,詮釋了一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始終不變的初心。
(原文鏈接:http://shx.wenming.cn/yaowen/jj/201907/t20190701_5168405.shtml )
|